返回海大首页

2006年度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会议在青海西宁召开

发布于:2006/09/11 浏览次数:0

  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是由水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全国渔业相关的科研教学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渔业科技协作平台,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增进交流、扩大合作、整合资源、促进共享为目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渔业科技创新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8月9日-11日,2006年度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全国渔业科技界的代表沿着古“丝绸之路”,相聚在青藏高原上的东方门户,乘着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东风,共商渔业科技创新大计。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巡视员方向东,科技部农村中心卢兵友副处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胜德,青海省农牧厅厅长曹宏、副厅长祁生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等省市的渔业主管部门领导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合成、副院长李杰人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26个省(市)级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中科院系统3 个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8所大学、水科院所属9个研究所(中心)等共计46家科研(教学)单位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胜德介绍了青海省农牧业和渔业情况;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麦贤杰、天津市水产局局长蔡明玉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庄雪峰副处长分别介绍了广东省、天津市、江苏省开展渔业科技协作、促进科技创新的思路和经验;科技部农村中心卢兵友副处长介绍了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方向和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农业部渔业局董金和处长介绍了《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的框架和“十一五”渔业科技计划的体系结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史建全主任介绍了青海湖裸鲤资源状况。 

  与会代表结合学习贯彻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共同关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科技协作、渔业科技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组座谈,达成共识如下:当前是渔业科技工作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各级渔业科研单位应该抓住机遇,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纲要、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指导下,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呼吁明确渔业科研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定位,明确中央和地方科研院所均为渔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要以提高渔业科技创新水平为目标,以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促进科研与产业需求、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大家应该携手共进,全面加强大联合、大协作共同争取重大项目,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渔业科技协作网络也要吸纳科技型企业与推广机构参与,促进产学研的紧密衔接。 

  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巡视员方向东传达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回顾了渔业科技工作的大协作和大联合所取得的成就,强调了农业科技协作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协作工作、创新农业科技协作机制的思路。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总结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指出近期将切实抓好水产良种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稳妥推进推广体系改革、积极加强人才队伍等科研能力建设、加大渔民科技培训力度等渔业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对渔业科技协作网络的工作提出了全面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准确定位、完善机制等建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张合成做了大会总结发言,并代表协作网络成员单位发出倡议,认真贯彻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结合产业发展目标加强科研创新工作,强化渔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区域性和稳定性特色,建立符合渔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大协作、大联合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提倡具有渔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文化。 

  代表们普遍反映,渔业科技协作网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家科技政策、渔业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动态、相互交流学习、启发思路和建立联合协作关系的平台,对大家很有帮助,希望协作网络工作更深入的开展。会上陆续接到新单位要求加入协作网络的请求,同时在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提议下,2007年度网络会议初步定于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加了由农业部、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的青海湖裸鲤人工放流活动,并参观考察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及人工放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