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大首页

预见未来:2035的科学、技术与创新--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举办

发布于:2019/05/08 浏览次数:3

       为期两天(56-7日)的“浦江创新论坛――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今日在沪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市科委主任张全出席并致辞。会议以“预见未来:2035的科学、技术与创新”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智库的17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旨在研判未来15年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及可能实现的重大突破,并讨论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会上,市科技党委副书记陈龙、市科委副主任骆大共同为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三家机构合作完成的《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观察》报告揭幕。这项研究选取纽约、波士顿、伦敦、巴黎、柏林、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迪拜等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为考察对象,发现了纳米发电机等15个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

报告对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20172018年度的28925TOP1%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得到38个重点学科类别和380篇重点考察文献。在专家的协助下,课题组逐一进行人工释读,综合判定形成策源点共识。研究分析表明:全球城市是创新之源,全球所有高被引文献中,有32.7%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相关;全球城市是合作之窗,与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相关的高被引文献中,有74.5%是跨国合作的成果;科技创新策源点分布在五大领域,综合判定的15个策源点分布在材料与化学、电子信息、能源与环境、生物医药、物理领域。

报告指出,这一组策源点反映了全球城市中科技创新基础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更具有集聚全球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合作研究的可能,更具有产生学术全球影响力和引领科研突破的前景,值得上海在内的全球城市共同关注。

报告显示,上海在光催化材料的太阳能转化应用、钙钛矿类材料的光电领域应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应用等4个创新点上表现突出,均有上海科研单位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上,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美国兰德公司、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爱尔兰科克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印度技术信息・预测和评估委员会、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高端智库的资深专家围绕“技术预见和新兴的城市景观”、“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原创研究的驱动力”、“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服务创新”等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分析了未来世界的发展愿景和技术预见方法的发展趋势,并对上海的卓越全球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