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大首页

于飞副教授课题组微塑料领域研究成果入选最新一期ESI高被引论文

发布于:2020/01/19 浏览次数:10


根据ESI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以上海海洋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于飞副教授为通讯作者,与山东大学刘光洲教授团队合作发表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领域研究论文《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hydrophilicorganic chemicals to virgin and aged microplastics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 246, 26-33)入选最新一期ESI高被引论文。

ESI(EssentialScience Indicators)是由世界著名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现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论文是根据ESI统计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学科前1%以内的论文,已成为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重要指标之一。

现代人类社会大量使用塑料,回收率低且处理不当,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者间接最终进入海洋。2004年《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微塑料(Microplastics)概念,微塑料迁移转化中被生物摄食,释放其富集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助剂,通过食物链进行迁移或生物放大,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微塑料具有粒径小、表面形貌复杂、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和表面附着微生物等特点,使其能够富集环境介质中的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微塑料吸附污染物浓度较周围环境高出几个数量级。微塑料形成和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伴随各种风化现象,风化过程中微塑料不仅尺寸变化,表面物化特性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微塑料和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转化行为,而风化过程对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表界面行为变化规律及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晰,我校于飞副教授课题组在该方向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

微纳塑料与污染吸附富集、迁移与归趋研究示意图

微塑料富集有毒有害污染物不仅限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也发生在亲水有机污染物上,特别是通过室内模拟太阳光照射微塑料发生典型风化过程,研究发现老化后的微塑料表面存在明显的氧化过程和局部微裂纹,进一步剖析室内模拟老化微塑料与环丙沙星表界面行为作用机制,明晰其主要作用有分配-扩散、氢键、阳离子交换、p-p相互作用和静电吸引作用,是一个多机制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风化微塑料是实际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主体,研究结果表明其富集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能力显著提高,这有可能显著增强环境中微塑料与污染物复合毒性,从而进一步增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于飞副教授另受邀针对微塑料与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吸附富集行为机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94, 133643。上述研究系列工作的开展为深入研究复杂环境中海洋新兴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与归趋等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治理奠定了研究基础。

风化微塑料与抗生素表界面作用机理示意图

于飞副教授课题组在海洋微塑料表界面行为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成果入选最新一期ESI高被引论文,是我校在高端成果培育上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我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撰稿: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