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大首页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等15个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发布于:2022/04/29 浏览次数:10

各学院(部):

近日,科技部在线公布了“绿色生物制造”等15个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相关信息如下:请各学院根据申报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25238:0062316:00

指南链接:https://service2.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20429/4900.html

请各院系科研秘书统计有意申报的老师,并于2022523日(周一)中午12:00前将汇总好的信息发邮件至科技(sjye@shou.edu.cn),告知申报老师姓名、申报专项、指南方向、手机号和邮箱(填入附件1中),科技处将据此对我校的申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项目负责人设置申报权限、提交相关部门进行推荐。同时此表也是为申请书相关协议盖章的依据,请填表人认真填写。所有申报意愿信息以各院系科研秘书邮件为主,不接受口头申报。为做好组织申报工作,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专项名称

业务咨询电话

文件

指南规划

青年科学家项目

绿色生物制造

010-88225466010-88225167

申报指南.pdf 

“揭榜挂帅”榜单.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原则,围绕碳中和   关键技术、健康产品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绿色过程生物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等 3 个任务,拟启动 13 个方向,拟安排国 拨经费概算 3.96 亿元。其中,围绕碳中和关键技术 1.11.21.4  3 个技术方向,拟各平行部署 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09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下设课题,项目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实施周期为 3 年,项目负责人年龄 要求,男性应为 38 周岁以下(1984  1  1 日以后出生),女性   应为 40 周岁以下(1982  1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 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前沿生物技术

010-88225179010-88225178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面向科技强国、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   求,以引领科学前沿和服务国民健康为宗旨,进行前瞻性布局。 围绕生命基本物质和生命核心过程的解析、调控与合成技术研究,开展生物技术领域关键装备与工具研发,布局原创的未来生物技   术重大创新产品等 3 大任务,按照原创理论研究、创新产品研发 及面向临床与应用的原则,拟启动 21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 概算 4.2 亿元。其中,围绕生命过程调控、解析与合成技术研究 1.31.51.101.111.12 和原创颠覆性重大生物技术创新产品 研发 3.3  6 个技术方向,拟各下设 1 个青年科学家课题。围绕   生命过程调控、解析与合成技术研究 1.131.14  2 个技术方向, 拟各部署 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500 万元,拟安排国拨 经费概算 0.1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下设课题,项目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负责人要求男 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 龄要求同上。

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

010-88387236010-88387156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以主动健康理念为指导原则,围绕主   动健康与健康老龄化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和老龄健康关键技术和 产品研发、主动健康和老年常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等 3 个任务,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24 个方 向,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3.89 亿元。其中,围绕主动健康与健康 老龄化基础研究 1.1.11.2.1  1.3.1  3 个技术方向,拟各平行 部署 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 概算 0.09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下设课题,项目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 求同上。

中医药现代化

010-88225195010-88225189

申报指南.pdf 

“揭榜挂帅”榜单.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点,围绕“中医原创理论系统化诠释与创新,中医药经典与经验传承创新   研究,中医药防治疾病临床价值提升,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关 键技术攻关”4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示范应用,拟启动 17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3.84 亿元。 其中,围绕基于多维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技术的中医诊疗研究,   拟平行部署 2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 拨经费概算 0.06 亿元。

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每个项目不 超过 300 万元,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探索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   申报,可以按照方向要求,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青年 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每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   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特殊情况需要突破课题   数、单位数、年龄限制的,应说明具体理由。

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

010-88225068010-88225156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以常见病多发病等为突破口,加强 综合防治,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科学防治,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的要求,围绕常见多发疾病的前   沿基础性研究,常见多发病早期筛查、干预技术及策略研究,常 见多发疾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及策略研究,常见多发疾病防控技 术应用示范及推广研究等 4 个任务,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 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31 个末级指南方向,拟安排国拨经   费概算 4.85 亿元。其中,围绕常见多发病研究 1.22.73.23.3  3.4  5 个技术方向,拟各平行设立 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   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15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下设课题,项目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 求同上。

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

010-88387191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根据任务紧迫度,持续关注新冠疫情   不同阶段暴露出来的临床与科学问题,按照架通路、重应用、补 缺失原则/要求,围绕重大传染病传播致病机制与靶点发现,重大   传染病病原体的发现、溯源及预警预测,新型疫苗设计及平台体 系研究,重大传染病临床防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一体化 体系建立等   5 个任务,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26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资金 5.75 亿元。其中,围 绕重大传染病传播致病机制与靶点发现 1.91.10 和新型疫苗设计 及平台体系研究 3.13.23.3  5 个技术方向拟各平行部署 1 个   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15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申报不须覆盖本 指南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但须符合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生物与信息融合(BTIT融合)

010-88225057010-88225137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加强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跨界融合 研究,兼顾科学创新和技术图谱,衔接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引领新经济模式发展”为宗旨,进行生物与信息融合新技术、新工   具、新产品以及新方案的前瞻性布局。围绕基于 DNA 原理的信 息存储系统开发,面向生命非生命融合的智能生物系统构建与 开发,BT-IT 融合技术的健康医药场景应用等 3 大任务,按照原 创理论研究、创新产品研发、场景应用,拟启动 19 个任务方向,   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3.73 亿元。其中,围绕基于 DNA 原理的信 息存储系统开发 1.11.2,面向生命非生命融合的智能生物系   统构建与开发 2.62.8BT  IT 融合技术的健康医药场景应用 示范 3.4    5 个技术方向,拟平行部署 5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 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15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下设课题,项目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 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 同上。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010-88225136010-88225138

申报指南.pdf 

“揭榜挂帅”榜单.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按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重点   围绕两用生物技术甄别及应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战略生 物资源与特殊生物资源安全保障、重要生物威胁病原体防控、外 来物种入侵与生态毁损防范、生物安全事件综合应对和应用示范   共 6 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 型应用示范,拟启动   22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3.61 亿元; 其中,围绕生物安全前沿交叉与颠覆性、变革性关键技术设置 1 个开放性方向,拟部署 5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 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15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再下设课题,项目 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 求同上。

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

010-88387278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生   育健康维护与促进、出生缺陷防控、妇女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治、 儿童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治 4 方面任务,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   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29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3.4 亿元。其中,围绕“1.1 着床前胚胎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1.4 精子发生障碍病因学及临床防治研究方向,拟在常规项目基础上,平行部署 2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 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06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不再下设课题,项目 参与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   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 年龄要求同上。

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010-88225070010-88225137

申报指南.pdf 

“揭榜挂帅”榜单.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围   绕前沿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重大产品研发、应用解决方案研究、 应用评价与示范研究、监管科学与共性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 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7 个任务,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 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68 个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8.55亿元。其中,围绕诊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等 3 个技术方向,拟部署 8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200 万元, 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16 亿元;围绕诊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 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等 3 个技术方向,拟部署 16 个科技型中小 企业项目,每个项目 2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0.32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 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要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 下。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

010-58884861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拟围绕流域水系统健康诊断与病因识别、流   域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治理、 水源水质风险阻断与饮用水安全供给、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三水 融合调控、智慧流域与管理创新等 6 个技术方向,拟启动 38 个 项目,拟安排国拨资金 5.85 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 7 项,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资金 0.21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要求由青年科学家作为项目负责人领衔担 纲,可不要求指南内容全覆盖,项目实施周期为 3 年,项目不下   设课题,参加单位原则不超过 3 家。青年科学家项目团队年龄要 求男性 38 周岁以下,女性 40 周岁以下。

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010-58884885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本重点专项主要聚焦于大宗紧缺矿产资源,兼顾部   分稀贵、稀散、稀土矿产资源,拟优先支持 20 个研究方向,拟 安排国拨总经费 3.9   亿元。其中拟部署 10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 个项目 200 万元,拟安排国拨资金 0.2 亿元。同一指南方向下, 原则上只支持 1 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除外),仅在申报项目评审   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 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 目设 1 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4  1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2  1  1 日以后出生,参与人员年   龄要求与负责人相同。

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

010-58884826

申报指南.pdf 

“揭榜挂帅”榜单.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围绕社会   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智慧司法关键技术与装备、社会治理关键 技术与应用示范、科学监管关键技术与装备、智慧服务关键技术 与装备等   5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 范应用,拟启动 26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4.09 亿元。其 中,指南方向 1.81.94.5 为青年科学家项目,拟部署 3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1.84.5 方向每个项目 500 万元,1.9 方向每个项目 300 万元,拟安排国拨资金   0.13 亿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   男性应为 1984  1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2  1  1 日 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010-58884898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本重点专项拟支持 39 个研究方向,拟安排经费 5.83 亿元。其中,拟部署不超过 8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每个项目 200 万元,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1600 万元。除特殊说明外,同一指 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 1 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   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 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青年科学家项目围绕国家质量基础 设施体系建设亟需,聚焦探索性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参考 重要支持方向(标*的方向)组织申报,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   标限制,论文不作为考核指标,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 位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年龄不超过 38 岁,女性年龄不超过 40 岁。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 同上。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

010-58884882

 申报指南.pdf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围绕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实验动物和科   学数据等 4 个方向进行布局,拟支持 82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 费概算 10.09 亿元。此外,拟支持 9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 国拨经费 1800 万元,每个项目 200 万元。

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名称后有标注)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承 担国家科研任务。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 总数不超过 3 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 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4  1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2  1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

一、项目组织及申报要求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本次申报为预申报。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并附指南要求的有关附件。

2. 经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后,提交预申报书。专业机构对预申报书形式审查,经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因此预申报入围答辩评审的重要前提。请各申报人积极准备、加强组织,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优势单位和科研团队组织申报。同时,建议成立一个稳定的申报工作小组,并明确任务分工。

3.预申报书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4. 请详细阅读申报通知、指南内容和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特别是审核项目申报人员的限项问题,项目申报团队一定要同所有申报人员本人一一核实。

二、申报资格要求

1.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21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2.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港澳特区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3.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课题),课题负责人可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2212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4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预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5.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6.项目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申报指南,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7.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系统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三、校内组织申报要求

1.请各学院组织部署项目申报工作,并及时跟科技处反馈相关信息,提交项目信息表。

2.提交项目信息汇总表。请各学院汇总本院申报的信息,并于2022523日(周一)中午12:00前将汇总好的信息发邮件至科技处(sjye@shou.edu.cn),告知申报老师姓名、申报专项、指南方向、手机号和邮箱(填写在附件中1)。科技处将据此对我校的申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项目负责人设置申报权限、提交相关部门进行推荐。同时此表也是为申请书相关协议盖章的依据,请填表人认真填写。

四、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010-58882999(中继线),program@istic.ac.cn 

 附件1-汇总表.xlsx

科技处

2022429